地区

[第1489号]邱某海等污染环境案-如何准确认定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有害物质”

来源:刑事审判参考   日期:2024-06-23 阅读次数:

刑事审判参考(2022年第2辑,总第132辑)

[第1489号]邱某海等污染环境案--如何准确认定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有害物质”

节选裁判说理部分,仅为个人学习、研究和说明问题,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二、主要问题

如何准确认定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有害物质”?

三、裁判理由

对于本案的处理形成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邱某海等人投石填海的行为不构成污染环境罪。理由是石头及水泥制“扭王块”本身不属于有毒有害物质,投人海中后是否会成为对海洋环境造成损害的有毒有害物质,应通过专业鉴定机构作出鉴定意见,仅凭一份《市环保局说明》不能据以定罪。应该归入行政处罚的范围,责令其恢复原状,加大罚款力度,尽快修复生态境,不仅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也更有现实意义

另一种意见认为,可以认定被告人邱某海等人投放的石料和水泥制“扭王块”属于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有害物质”,其行为构成污染环境罪。理由是(1)虽然“其他有害物质”与放射性物质、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并列,但具有兜底性质,应该对其适用采用相对灵活的原则综合衡量。邱某海等人的填海筑堤行为在沿海地区相当普遍,实际上也造成了局部洋流、底栖生物等海洋生态局部改变的事实,对其认定不应拘泥于鉴定等证据形式,而应当结合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财物损失、局部洋流改变等周围环境的变化综合衡量认定。(2)《市环保局说明》虽然形式上不属于鉴定意见,但对“其他有害物质”的界定属于案件涉及的专门性问题,天津市环保局虽然并非司法鉴定机构,但系地方环境主管部门,是环境保护的专业机构。另外,《市环保局说明》 推理内容的依据系《海洋倾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相关实施办法,是根据有关行政法规作出的,其内容依据具有一定权威性可以作为认定“其他有害物质”的证据。

我们同意第一种意见,即被告人邱某海等人投放的石头及水泥制扭王块”不属于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有害物质”,其行为不构成污染环境罪。理由如下:

(一)从司法文件的规定看,不宜将被告人邱某海等人投放的石料和水泥制“扭王块”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有害物质”

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有害物质”,因实践中范围十分宽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未作出明确界定。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 对此作了相对清晰的认定。《纪要》指出,准确认定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有害物质”,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污染行为恶劣程度、有害物质危险性毒害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准确认定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纪要》并列举了实践中常见的5类有害物质:(1)工业危险废物以外的其他工业固体废物,(2) 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3)有害大气污染物、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有害水污染物:(4)在利用和处置过程中必然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其他物质:(5)务院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名录中的有关物质等。从《纪要》的前述规定可以看出,除主观恶性、污染行为恶劣程度外“危险性毒害性”亦属于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有害物质”的重要判断标准,且属于具备可操作性的客观标准,《纪要》所列举的5类有害物质亦均具备“危险性毒害性”的特征。

本案中,邱某海等人投放的石料和水泥制“扭王块”,既不在前述《纪要》列举的“其他有害物质”的范围,从性质上看与《纪要》列举的物品亦存在较大差别,且涉案石料大都采自河北唐山附近的自然山体“扭王块”亦为普通水泥制品,均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根据一般常识判断,正常开采的石料和普通水泥制品并不具备“危险性毒害性”的性质。

(二)根据现有证据不能得出涉案石料和水泥制“扭王块”属于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有害物质”的结论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邱某海等人的行为构成污染环境罪的主要证据是案发后天津市环境保护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天津市环境污染损害聚评估中心出具的《中心渔港与北疆电厂之间海域抛石筑堤行为海洋环损害装定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损害鉴定评估报告》)和天津市环保护局出具的《市环保局说明》。但是,该两份证据并不足以作为定罪刑的依据。

第一,《损害鉴定评估报告》仅是对被告人邱某海等人投放石料和水泥制“扭王块”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的证明,并未界定投放的石料和水泥制“扭王块”系“其他有害物质”。《损害鉴定评估报告》认定,良海等人投石筑堤的行为共造成包括海域恢复应急处置费用、海洋生物资源损失费、海洋生态修复费用等海洋环境损害费用合计428万余元从各项损害费用的具体构成看,共计428 万余元海洋环境损害费用中占比最高的海域恢复应急处置费用384万余元主要是石料清除费用(373万余元)和测绘费用(10 万余元),对涉案海域海洋生物资源造成的直接损失仅为1.67万余元(主要是对贝类等底栖生物造成的损失),另因投放鱼苗等产生的海洋生态修复费用42 万余元,其行为并未对涉案海域水质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第二,《市环保局说明》认为,涉案石料和水泥块符合《条例》附件二第三条中的“容易沉人海底,可能严重阻碍捕鱼和航行的容器、废金属及其他笨重的废弃物”,同时,《市环保局说明》认为,《条例》第六条规定:“未列人《条例》附件一、附件二的物质,在不能肯定其海上倾倒是无害时,需事先进行评价,确定该物质类别”,遂据此认为既然涉案石料和水泥块可认定为《条例》附件二规定的“其他笨重的废弃物”当然也就是有害的。我们认为,从《条例》 附件一、附件二所列的物质种类看,均为有毒、有害、放射性物品或者化学合成物质,虽然附件二第三条将“容易沉人海底,可能严重阻碍捕鱼和航行的容器、废金属及指导案例其他笨重的废弃物”纳人,但从解释的同一性来看,这里的“其他笨重的废弃物”即使不是有毒、有害、放射性物品或者化学合成物质,至少也应与该条列举的“可能严重阻碍捕鱼和航行的容器、废金属”在性质和行为后果上具有相当性。

本案中,被告人邱某海等人是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渔港与北疆电厂之间东西防波堤的基础上,违规投放石料和水泥块,欲将 500米的湾口合拢用于海产养殖,《损害鉴定评估报告》和《市环保局说明》既没有对涉案石料和水泥块作出“危险性毒害性”的认定,也没有作出“可能严重阻碍捕鱼和航行”的认定,不宜以“推理”的方式将石料等自然形成的物质评价为“其他有害物质”。

(三)从社会效果对类案的指导来看,本案中的这类行为不宜按污染环境罪处理

被告人邱某海等人未经批准筑堤围海的行为确实造成了海岸线发生明显变化,区域海洋滩涂生态环境明显改变的后果,对原有海洋质底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但是,考虑到实践中围海造陆、筑堤的行为较为常见,且多采取本案中投放石料或者水泥制“扭王块”的方式,除本案外,实践中未见有违法填海、筑堤被按照污染环境罪处理的先例如本案按污染环境罪处理,既不利于类似案件的处理,社会效果也不好同时,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和相关行政法规对本案中的这类违规筑堤围海行为均规定有较为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可以通过行政处罚责令其恢复原状,加大罚款力度,尽快修复生态环境,在行政处罚足以对本案这类违法行为进行制裁的情况下,不仅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也更有现实意义。综上,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邱某海等4人的行为不构成污染环境罪是正确的。

(撰稿。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 郭慧业

审编: 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 高洪江)


上一篇:[第1488号]林某谊掩饰、隐瞒犯罪所...

下一篇:[第1490号]被告人张某受贿案-有实际...

合肥律师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