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适用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来源:m.055110.com 日期:2014-12-17 阅读次数: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安徽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适用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国法秘复函[2008]375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你办《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适用问题的请示》(皖府法[2008]46号)收悉。经研究并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意见,答复如下:
请示中反映的职工李某从单位宿舍至其父母家的情形,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的“在上下班途中”。
二00八年九月十八日
附件:
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适用问题的请示
(皖府法[2008]46号)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我省六安市法制办公室就一起工伤认定行政复议案件来文请示,该案件基本情况:李某系六安市城区某公司职工,未婚。2007年6月18日晚,李某上夜班,6月19日凌晨3点多钟下班。李某下班后,先回单位为其安排的宿舍,因其6月19日白班轮休,单位又口头通知端午节放假半日,遂驾驶摩托车回六安市舒城县南岗镇父母家中(即李某户籍所在地)。19日凌晨4点多钟,在路途中,李某驾驶的摩托车与一小货车相撞,李某受重伤。经公安交警部门认定,货车驾驶员承担交通事故全责。2007年12月,李某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2008年3月,劳动保障部门认定李某系下班途中遭受车祸,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之规定认定李某属于工伤。李某就职的某公司不服,申请行政复议,认为李某已回到单位为其安排的宿舍,其下班行为已经完成,下班后再回父母家,途中受到的伤害不应是在下班途中发生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在案件复议审理中,六安市政府法制办就李某遭受交通事故时是否属下班途中、其伤害能否认定工伤向我办请示,针对请示事项,我们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李某不是在下班途中受到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主要理由是:(1)李某父母家是其户籍所在地但不是其经常居住地。自2005年8月李某进入某公司后就住在公司安排的职工宿舍,截止事故发生之日,李某住职工宿舍近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条规定“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第5条规定“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因而本案件中公司安排的职工宿舍为李某的经常居住地。(2)李某的户籍所在地不符合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上下班途中受伤认定工伤问题的复函》 (劳社秘[2004]222号)中关于居住地的解释要求。该复函规定:“行程路线是指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间相对合理路线,居住地点包括单位提供的住地和本人常住地,或与上述住地同一城区的临时居住地”。李某的户籍所在地既非单位宿舍,也非其常住地,也不是同一城区的临时居住地。(3)李某从工作的车间到职工宿舍的路途是下班路途。本案件中李某回到职工宿舍,应视为其已经安全回到经常居住地,下班行为已经完成。 (4)李某从经常居住地回户籍所在地,与下班路途是两回事,两地之间的路途不能视为下班路途。另一种意见认为李某是在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主要理由是:(1)李某未婚,户口与父母在一起,其户籍所在地即为住所地,是其节假日居住地。(2)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上下班途中受伤认定工伤问题的复函》(劳社秘[2004]222号)中规定:“行程路线是指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间相对合理路线,居住地点包括单位提供的住地和本人常住地,或与上述住地同一城区的临时居住地”。李某从职工宿舍回住所地(节假日居住地),可视为其下班后回居住地点。(3)6月19日当日是端午节,李某工作的车间通知放假半日,李某回住所地与父母团聚,其行程路线具备合理性。因上述问题的认定涉及对行政法规《工伤保险条例》相关条款的认识和解释,特此请示,盼复。
二00八年七月十五日
相关链接:
(2006年)关于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亲属在获得民事赔偿后是否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问题的答复
(2007年)离退休人员与现工作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问题
(2010年)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请示的答复
(2011年)工伤保险条例
(2013年)安徽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
(201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国法秘复函[2008]375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你办《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适用问题的请示》(皖府法[2008]46号)收悉。经研究并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意见,答复如下:
请示中反映的职工李某从单位宿舍至其父母家的情形,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规定的“在上下班途中”。
二00八年九月十八日
附件:
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适用问题的请示
(皖府法[2008]46号)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我省六安市法制办公室就一起工伤认定行政复议案件来文请示,该案件基本情况:李某系六安市城区某公司职工,未婚。2007年6月18日晚,李某上夜班,6月19日凌晨3点多钟下班。李某下班后,先回单位为其安排的宿舍,因其6月19日白班轮休,单位又口头通知端午节放假半日,遂驾驶摩托车回六安市舒城县南岗镇父母家中(即李某户籍所在地)。19日凌晨4点多钟,在路途中,李某驾驶的摩托车与一小货车相撞,李某受重伤。经公安交警部门认定,货车驾驶员承担交通事故全责。2007年12月,李某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2008年3月,劳动保障部门认定李某系下班途中遭受车祸,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之规定认定李某属于工伤。李某就职的某公司不服,申请行政复议,认为李某已回到单位为其安排的宿舍,其下班行为已经完成,下班后再回父母家,途中受到的伤害不应是在下班途中发生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在案件复议审理中,六安市政府法制办就李某遭受交通事故时是否属下班途中、其伤害能否认定工伤向我办请示,针对请示事项,我们存在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李某不是在下班途中受到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主要理由是:(1)李某父母家是其户籍所在地但不是其经常居住地。自2005年8月李某进入某公司后就住在公司安排的职工宿舍,截止事故发生之日,李某住职工宿舍近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条规定“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第5条规定“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因而本案件中公司安排的职工宿舍为李某的经常居住地。(2)李某的户籍所在地不符合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上下班途中受伤认定工伤问题的复函》 (劳社秘[2004]222号)中关于居住地的解释要求。该复函规定:“行程路线是指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间相对合理路线,居住地点包括单位提供的住地和本人常住地,或与上述住地同一城区的临时居住地”。李某的户籍所在地既非单位宿舍,也非其常住地,也不是同一城区的临时居住地。(3)李某从工作的车间到职工宿舍的路途是下班路途。本案件中李某回到职工宿舍,应视为其已经安全回到经常居住地,下班行为已经完成。 (4)李某从经常居住地回户籍所在地,与下班路途是两回事,两地之间的路途不能视为下班路途。另一种意见认为李某是在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主要理由是:(1)李某未婚,户口与父母在一起,其户籍所在地即为住所地,是其节假日居住地。(2)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上下班途中受伤认定工伤问题的复函》(劳社秘[2004]222号)中规定:“行程路线是指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间相对合理路线,居住地点包括单位提供的住地和本人常住地,或与上述住地同一城区的临时居住地”。李某从职工宿舍回住所地(节假日居住地),可视为其下班后回居住地点。(3)6月19日当日是端午节,李某工作的车间通知放假半日,李某回住所地与父母团聚,其行程路线具备合理性。因上述问题的认定涉及对行政法规《工伤保险条例》相关条款的认识和解释,特此请示,盼复。
二00八年七月十五日
相关链接:
(2006年)关于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亲属在获得民事赔偿后是否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问题的答复
(2007年)离退休人员与现工作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问题
(2010年)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请示的答复
(2011年)工伤保险条例
(2013年)安徽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
(201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合肥律师推荐
- 专长:劳动仲裁、工伤赔偿
电话:15255620680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B座37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