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股权汹涌游走灰色地带
来源:m.055110.com 日期:2014-11-10 阅读次数: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股权众筹两年来从无到有,而在称为发展元年的2014年,众筹更是赚足公众眼球。不过传统创投业界人士对此评价甚低,认为众筹发展困难重重,而目前的模式不过是游走灰色地带,甚至是用互联网包装的非法集资。而国庆期间,百度、阿里众筹电影票房惨淡,似乎也在印证唱衰众筹的论调。
不过,对于外界的质疑,一些敏锐的传统风险投资人仍从股权众筹的发展中嗅出商机。而一些众筹机构人士更是乐观预言,未来股权众筹将会颠覆传统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
互联网巨头试水电影众筹遇票房“滑铁卢”
过去的黄金周,电影票房超过10亿元,不过在火爆的票房背后,却仍有票房惨淡的失意者。如汤唯的《黄金时代》首日票房仅1060万元,最终以3000多万元的成绩黯淡收场。此前百度、中信信托、中影集团三巨头曾打造影视文化产业金融众筹平台“百发有戏”,而《黄金时代》正是该平台的首批产品。
仰仗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片方对《黄金时代》票房预测一度颇为乐观,作为“百发有戏”首期影视理财产品,《黄金时代》募集资金超过1800万元。根据票房“低于2亿元、3亿元、4亿元、5亿元、6亿元、高于6亿元”六档,该众筹理财产品分别对应预期权益回报为8%、9%、10%、11%、12%、16%。
无独有偶,同样作为众筹产物的《魁拔Ⅲ》表现同样令各方大失所望。该片是阿里“娱乐宝”今年第二期推出的众筹式理财项目,三天内完成1000万元的资金募集。投资门槛为最低100元,最多2000元,预期年化收益7%。不过阿里粉丝的追捧同样未能拯救《魁拔Ⅲ》的票房。艺恩票房智库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6日,《魁拔Ⅲ》不超过2000万元。
根据可查询的数据,《黄金时代》宣称总投资7000万元,而《魁拔Ⅲ》总投资也超过3000万元。前者国庆黄金档期3000多万元的票房,后者则不超过2000万元,也就是说尽管在众筹平台备受追捧,但惨淡的票房仍让投资方遍体鳞伤。
遭知名天使投资人“白眼”
“他们都不看好众筹。”谈起众筹,天使投资人、云筹创始人谢宏中想起采访当天中午与数位知名投资人的午餐谈话。
“他们说众筹不能突破法律边界,有这些东西约束,一个项目股东太多了不好,一个项目股东太多了就不能投,你们要搞就放在有限合伙企业里面来投它。”不过谢宏中仍然认为,众筹应该是天使投资最好的实践,最佳的实践方式。
类似对众筹的质疑,在VC/PE业内并不罕见,如澳银资本(中国)创始合伙人、执行总裁熊钢此前在一公开场合即表示,众筹就是一个舶来品,在美国没有成功,在中国也成功不了,因为其违反了风险投资的根本属性。早期投资的风险非常高,如果拿它跟股市相比,那么股市的风险都低多了。因此这样高风险的投资,一般必须要承受能力强、专业的出资人才能承受得了。
即使是在与众筹同属互联网金融范畴的P2P圈,看好的人也并不多。此前上海嘉银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你我贷)副总裁刘谣称,众筹虽然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但是按照目前的监管规定,众筹的运行是有很多问题的。再则互联网金融讲究开放和速度,而众筹则相反,所以这个一定会玩死的。即使是偏公益的众筹,在兴奋度过后,也会心态疲惫,难以持续。
不少人认为股权众筹玩的其实都是其他机构玩剩下的。对此众筹机构大家投创始人李群林提出反驳,“说专业投资人看不上的项目众筹来接,专业投资人不要的项目都是垃圾项目,这个逻辑太扯了。当年腾讯、阿里巴巴被拒绝多少次,也找不到天使投资。”
对于各方的质疑,李群林坦言,“作为中国刚发展的行业,那些专业的投资者瞧不起众筹平台很正常。”
虽然目前众筹发展潜力备受各方质疑,但从实际运行看,各大众筹机构业务仍在平稳增长。
根据一些专业机构的分类,目前众筹主要有四类,一是债权众筹,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投资,获得其一定比例的债权,未来获取利息收益并收回本金。二是股权众筹,即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投资,获得其一定比例的股权;三是回报众筹,即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投资,获得产品或服务;四是捐赠众筹,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无偿捐赠。
据私募通数据,2014年上半年,中国众筹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1423起,募集总金额18791.07万元。其中,股权类众筹事件430起,募集金额15563万元,此类项目以初创期企业为主,所以投资阶段主要为种子期和初创期。奖励类众筹事件993起,募集金额3228.07万元;综合类众筹平台实际供给事件为708起,垂直类众筹平台供给事件为285起,综合类平台发生的实际供给事件数量约为垂直类众筹平台供给事件数量的2.5倍。
“今年我们有29个项目,总的规模接近3000万元。每个季度业务量增长大概在20%到30%左右。”李群林说。
谢宏中透露,“从我们自己的情况来看,大家关注度也很高,每个月会比上个月增长50%以上,当然早期基数小,偶然性也有。”
对今后两年的发展,业内人士普遍持谨慎态度,李群林表示,“现在我们业务增长还没有出现爆发,还是平缓增长,还有很多事情制约着众筹的发展,如果要爆发可能得等到明年。”
游离“非法集资”边缘
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众筹行业内仍面临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平台数量多,发展呈“两极化”。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目前我国股权众筹平台有15家,随着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的企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稳中有升,股权众筹平台数量将增加。虽然平台数量不断增多,但通过股权众筹成功的项目数量却并没有随之快速增加。目前募资成功率较高的是原始会、天使汇及大家投三个平台,其他的平台项目募资时间长、成功率低,部分平台上半年甚至未出现募资成功的项目,平台发展两极化态势明显。
对比传统的融资方式,格上理财认为,众筹的优势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运用范围广,不限于企业融资,比如可以是一部电影,一本书等;而天使/VC则主要针对企业进行投资;二是由于募集金额较小,所以通过众筹融资操作灵活,可由资金需求方自主决定融资时间,方式和金额等;而若通过天使/VC融资,则融资过程中的事项基本要由天使/VC决定,不利于资金需求方自主掌握融资节奏。
不过,对于初创企业而言,目前众筹仍存在诸多局限。格上理财认为,天使/VC可提供的资金额度一般较大;而受股东人数限制,众筹募集资金额度有限;此外,知名天使或VC机构有较丰富的投资经验,较强的风险识别能力,能够降低投资风险;而通过众筹投资,纵使众筹平台会对项目进行筛选,但普通个人投资者投资风险意识及风险承受能力不足,导致投资风险增加;众筹平台的“机构领投+个人跟投”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但是这种模式与第一条存在逻辑矛盾,因为机构的介入,个人投资者的话语权被进一步削弱。
制约众筹在国内发展的因素还在于制度环境尚处于模糊阶段。比如监管规定中,“非上市公司的股东人数不能超过200人”,尽管只是寥寥数语,却使得股权众筹几乎游离于“非法集资”边缘。
同时,目前各大众筹平台的商业模式仍相当稚嫩。谢宏中认为,“从商业模式来说,没有更新的东西,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也有很多一起来投资的。用众筹的方式,只是把这个热气喊出来而已,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我觉得本身的模式创新也是有限的,如果很多细节的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行业才能真正走向成型。”
大家投创始人李群林坦言,相对于成熟的创投机构,股权众筹可能还需要通过时间的积累来锻炼平台里面负责项目的团队的经验,包括看项目、审项目、投后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不过,一些敏锐的传统风险投资人仍从股权众筹的发展中嗅出商机。红杉资本的风险投资人Alfred Lin表示,股权众筹的出现,使得传统风险投资人必须比现在做得更好。股权众筹能够为风险投资人提供一个信号,是现有的各种众筹平台的补充。这些平台提供的信息对风险投资人很有用。而风险投资人需要思考的是:到底如何正确分辨信息中哪些是噪音,哪些是有用的信号。
业内激辩众筹动了谁的“奶酪”
尽管众筹在国内刚刚步入发展阶段,但是一出现即被外界寄予厚望。对于行业前景,大家投创始人李群林认为,大多数股权众筹是天使投资的平民化,在走向规范成熟和阳光化后市场会非常大。云筹创始人谢宏中则表示,众筹起到中介的作用,在很多领域都有生命力。
中国证券报:众筹会不会让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机构“下岗”?
李群林:众筹不会完全取代天使投资,一种是专业的众筹平台和专业的天使投资在各自市场的份额比例,现在不存在抢生意的状况。天使投资在未来不会完全转化为众筹的模式,专业投资人投项目的时候有自己固定的项目渠道。
谢宏中:这个命题不成立。传统的天使投资的投资人,他们会借助股权众筹把天使投资做得更好。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可以带杠杆,以前50万元可能只能投资一个项目,现在能投资很多项目,他们的领头人扩大基金管理规模。而且,他们有投资经验和看项目的水平,可以引领更多有投资能力的人做投资。项目做得好,早期就可以用很少的钱参与。这不是竞争关系,是给了传统的天使投资人更多机会。
中国证券报:对比传统的融资方式,有机构认为,股权众筹投的都是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机构挑剩的项目?
李群林:传统的天使投资人、创投机构,他们可能在看项目上专业性非常强,经验非常丰富,他们在这方面有优势,股权众筹可能还依赖于平台通过时间的积累来锻炼平台里面负责项目的团队的经验,积累经验,看项目、审项目、投后管理,这个需要时间来积累。
什么样的早期项目才是好项目,这是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是投资人非常感性的判断,大量创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说好项目、差项目是不太合理的。如果说专业投资人看不上的项目众筹来接,专业投资人不要的项目都是垃圾项目,这个逻辑也很扯。当年腾讯、阿里巴巴被拒绝多少次,也找不到天使投资。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如果有股权众筹帮忙实现过渡,这期间会有很多好项目冒出来。
中国证券报:有观点认为,与传统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机构相比,小众投资者专业能力差,很难再给予初创企业实质上的帮助?
谢宏中:有些机构认为众筹都是跟风的财务性投资人,这不对。有三个关键点他们没想到,一是这些项目的领投人都是像他们一样的专业人士。二是众筹可以更加有效率。比如本来项目需要投资100万元,但是通过众筹的方式投资20万元就可以做到专业投资管理者的事情。三是用小众投资人虽然专业性较差,但是这么多的小众投资人手头拥有的资源,可以给项目提供的帮助,对项目传播的效用,也不能忽视。
中国证券报:对众筹行业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判断?
李群林:大多数股权众筹是天使投资的平民化,会慢慢走向规范成熟和阳光化的,有些会退出,慢慢也会有些项目成长,如果能够做好投后管理,私募、新三板这些都对接上的话,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
谢宏中:众筹可以说动了传统风投的奶酪,创业本身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具备很多的条件和资源。现在由于众筹时代的到来,有核心的东西和具备一部分资源和条件就可以出发;草根创业放在以前很难启动,现在可能可以用领头人来管理。以前投资都是有钱人的事情,富人才能投资,现在大众投资的时代已经到来。
创业的很多资源要从社会上获取,资源到使用者之间很多环节都有中介环节和延伸的环节,包括我们现在找销售渠道,很多事情找不到房子都要经过中介,众筹也在帮忙去中介,很多地方众筹都有生命力。
“凑份子”炒房的风险叠加
随着近两年来国内的互联网众筹平台“走红”,房地产行业也想搭上众筹的“顺风车”。特别是在国庆节市场盛传房地产“松绑”之后,一些房地产众筹项目更是打出“预期年化收益40%”的口号。10月10日,一个由房地产门户网站和开发商共同发起的房地产众筹项目在常州的项目启动。该项目在其广告中表示,投资者1000元起投,众筹指定房源即有机会获得一定收益,预期年化收益40%。
9月下旬,类似的房地产众筹在重庆也有所尝试。重庆的项目单套房源众筹的目标金额为54万元,一旦金额筹齐,项目以6折价起拍,最终的溢价部分即为投资收益分配给投资人。该众筹活动上线2小时内有140名网友参与,筹到14万元。
据记者观察,除了房地产门户网站与开发商合作做房地产众筹以外,一些P2P网贷平台和地产电商也有所涉足。
东莞一家P2P网站推出众筹买房的“房宝宝”产品。“房宝宝”投资门槛为1000元,目前已推出多期,第一期用20个小时完成1491万元的众筹,第二期在9小时内完成1000多万元的筹资额,第三期甚至出现“秒杀”的局面,11分钟内筹齐1510万元。据报道,其操作模式是,该网站以一定的折扣预订一批房源后,从互联网募集购房资金购买,委托关联公司对该房产进行代持和管理,待找到合适的买家后再交易给买家。房源转手出售之后,众筹者按照投资份额分配售房所得。简而言之,就是网民“凑钱”买房,待房子升值后出售,从而获得投资回报。
另外,一家传统金融机构旗下的房产电商也在8月份推出海外房产众筹,不满一个月时间筹满100万美元。该平台CEO曾透露,“100美元众筹美国房产”只是试水众筹的第一步,未来引入欧洲、澳洲等地的优质房产众筹项目指日可待。而国内、国外的养老地产项目,也有望进入该平台的众筹系统。
据了解,房地产众筹业务或成为地产电商的“标配”业务,目前多家地产电商在筹划做房地产众筹,开发商参与度也非常高。
虽然热度很高,但是房地产众筹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合规性是不容忽视的,如节后门户网站的众筹项目喊出“预期年化收益40%”就有虚假宣传和承诺收益的嫌疑,同时由于相关监管尚待完善,此类众筹无法靠法律来约束,很多时候只能靠经营者自己的道德和自律,其风险可想而知。
除了众筹本身是否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问题仍未有定论以外,分析人士还认为,房地产众筹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房屋产权等问题。有法律人士表示,房地产众筹模式不可能出现单份房屋产权和全产权一样合法有效的法律效果。我国共有制度就两种: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前者主要是夫妻共同共有房屋,后者是按照份额享有房屋所有权。一些房地产众筹项目走的就是按份共有,但是按份共有人只能按照自己享有的份额享有特定部分的权益,远不是全部产权所享有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除此以外,房地产众筹更大的风险还在于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最近半年来,我国房价持续下跌,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70个大中城市中,房地产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达到68个,其中跌幅最大的达到环比下跌2.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近期发布的有关亚太地区经济展望的更新报告中,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下行风险表示了担忧。虽然节后房地产信贷政策有所“松绑”,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但是也有不少市场人士担心“松绑”之后会增加房地产泡沫。
记者认为,房地产众筹业务叠加了来自房地产市场和众筹业务的风险,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难以对收益有比较确定的预期,投资者选择自己熟知的领域进行投资。
不过,对于外界的质疑,一些敏锐的传统风险投资人仍从股权众筹的发展中嗅出商机。而一些众筹机构人士更是乐观预言,未来股权众筹将会颠覆传统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
互联网巨头试水电影众筹遇票房“滑铁卢”
过去的黄金周,电影票房超过10亿元,不过在火爆的票房背后,却仍有票房惨淡的失意者。如汤唯的《黄金时代》首日票房仅1060万元,最终以3000多万元的成绩黯淡收场。此前百度、中信信托、中影集团三巨头曾打造影视文化产业金融众筹平台“百发有戏”,而《黄金时代》正是该平台的首批产品。
仰仗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片方对《黄金时代》票房预测一度颇为乐观,作为“百发有戏”首期影视理财产品,《黄金时代》募集资金超过1800万元。根据票房“低于2亿元、3亿元、4亿元、5亿元、6亿元、高于6亿元”六档,该众筹理财产品分别对应预期权益回报为8%、9%、10%、11%、12%、16%。
无独有偶,同样作为众筹产物的《魁拔Ⅲ》表现同样令各方大失所望。该片是阿里“娱乐宝”今年第二期推出的众筹式理财项目,三天内完成1000万元的资金募集。投资门槛为最低100元,最多2000元,预期年化收益7%。不过阿里粉丝的追捧同样未能拯救《魁拔Ⅲ》的票房。艺恩票房智库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6日,《魁拔Ⅲ》不超过2000万元。
根据可查询的数据,《黄金时代》宣称总投资7000万元,而《魁拔Ⅲ》总投资也超过3000万元。前者国庆黄金档期3000多万元的票房,后者则不超过2000万元,也就是说尽管在众筹平台备受追捧,但惨淡的票房仍让投资方遍体鳞伤。
遭知名天使投资人“白眼”
“他们都不看好众筹。”谈起众筹,天使投资人、云筹创始人谢宏中想起采访当天中午与数位知名投资人的午餐谈话。
“他们说众筹不能突破法律边界,有这些东西约束,一个项目股东太多了不好,一个项目股东太多了就不能投,你们要搞就放在有限合伙企业里面来投它。”不过谢宏中仍然认为,众筹应该是天使投资最好的实践,最佳的实践方式。
类似对众筹的质疑,在VC/PE业内并不罕见,如澳银资本(中国)创始合伙人、执行总裁熊钢此前在一公开场合即表示,众筹就是一个舶来品,在美国没有成功,在中国也成功不了,因为其违反了风险投资的根本属性。早期投资的风险非常高,如果拿它跟股市相比,那么股市的风险都低多了。因此这样高风险的投资,一般必须要承受能力强、专业的出资人才能承受得了。
即使是在与众筹同属互联网金融范畴的P2P圈,看好的人也并不多。此前上海嘉银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你我贷)副总裁刘谣称,众筹虽然是互联网金融的一种,但是按照目前的监管规定,众筹的运行是有很多问题的。再则互联网金融讲究开放和速度,而众筹则相反,所以这个一定会玩死的。即使是偏公益的众筹,在兴奋度过后,也会心态疲惫,难以持续。
不少人认为股权众筹玩的其实都是其他机构玩剩下的。对此众筹机构大家投创始人李群林提出反驳,“说专业投资人看不上的项目众筹来接,专业投资人不要的项目都是垃圾项目,这个逻辑太扯了。当年腾讯、阿里巴巴被拒绝多少次,也找不到天使投资。”
对于各方的质疑,李群林坦言,“作为中国刚发展的行业,那些专业的投资者瞧不起众筹平台很正常。”
虽然目前众筹发展潜力备受各方质疑,但从实际运行看,各大众筹机构业务仍在平稳增长。
根据一些专业机构的分类,目前众筹主要有四类,一是债权众筹,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投资,获得其一定比例的债权,未来获取利息收益并收回本金。二是股权众筹,即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投资,获得其一定比例的股权;三是回报众筹,即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投资,获得产品或服务;四是捐赠众筹,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无偿捐赠。
据私募通数据,2014年上半年,中国众筹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1423起,募集总金额18791.07万元。其中,股权类众筹事件430起,募集金额15563万元,此类项目以初创期企业为主,所以投资阶段主要为种子期和初创期。奖励类众筹事件993起,募集金额3228.07万元;综合类众筹平台实际供给事件为708起,垂直类众筹平台供给事件为285起,综合类平台发生的实际供给事件数量约为垂直类众筹平台供给事件数量的2.5倍。
“今年我们有29个项目,总的规模接近3000万元。每个季度业务量增长大概在20%到30%左右。”李群林说。
谢宏中透露,“从我们自己的情况来看,大家关注度也很高,每个月会比上个月增长50%以上,当然早期基数小,偶然性也有。”
对今后两年的发展,业内人士普遍持谨慎态度,李群林表示,“现在我们业务增长还没有出现爆发,还是平缓增长,还有很多事情制约着众筹的发展,如果要爆发可能得等到明年。”
游离“非法集资”边缘
与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众筹行业内仍面临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平台数量多,发展呈“两极化”。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目前我国股权众筹平台有15家,随着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的企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稳中有升,股权众筹平台数量将增加。虽然平台数量不断增多,但通过股权众筹成功的项目数量却并没有随之快速增加。目前募资成功率较高的是原始会、天使汇及大家投三个平台,其他的平台项目募资时间长、成功率低,部分平台上半年甚至未出现募资成功的项目,平台发展两极化态势明显。
对比传统的融资方式,格上理财认为,众筹的优势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运用范围广,不限于企业融资,比如可以是一部电影,一本书等;而天使/VC则主要针对企业进行投资;二是由于募集金额较小,所以通过众筹融资操作灵活,可由资金需求方自主决定融资时间,方式和金额等;而若通过天使/VC融资,则融资过程中的事项基本要由天使/VC决定,不利于资金需求方自主掌握融资节奏。
不过,对于初创企业而言,目前众筹仍存在诸多局限。格上理财认为,天使/VC可提供的资金额度一般较大;而受股东人数限制,众筹募集资金额度有限;此外,知名天使或VC机构有较丰富的投资经验,较强的风险识别能力,能够降低投资风险;而通过众筹投资,纵使众筹平台会对项目进行筛选,但普通个人投资者投资风险意识及风险承受能力不足,导致投资风险增加;众筹平台的“机构领投+个人跟投”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但是这种模式与第一条存在逻辑矛盾,因为机构的介入,个人投资者的话语权被进一步削弱。
制约众筹在国内发展的因素还在于制度环境尚处于模糊阶段。比如监管规定中,“非上市公司的股东人数不能超过200人”,尽管只是寥寥数语,却使得股权众筹几乎游离于“非法集资”边缘。
同时,目前各大众筹平台的商业模式仍相当稚嫩。谢宏中认为,“从商业模式来说,没有更新的东西,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也有很多一起来投资的。用众筹的方式,只是把这个热气喊出来而已,形成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我觉得本身的模式创新也是有限的,如果很多细节的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行业才能真正走向成型。”
大家投创始人李群林坦言,相对于成熟的创投机构,股权众筹可能还需要通过时间的积累来锻炼平台里面负责项目的团队的经验,包括看项目、审项目、投后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不过,一些敏锐的传统风险投资人仍从股权众筹的发展中嗅出商机。红杉资本的风险投资人Alfred Lin表示,股权众筹的出现,使得传统风险投资人必须比现在做得更好。股权众筹能够为风险投资人提供一个信号,是现有的各种众筹平台的补充。这些平台提供的信息对风险投资人很有用。而风险投资人需要思考的是:到底如何正确分辨信息中哪些是噪音,哪些是有用的信号。
业内激辩众筹动了谁的“奶酪”
尽管众筹在国内刚刚步入发展阶段,但是一出现即被外界寄予厚望。对于行业前景,大家投创始人李群林认为,大多数股权众筹是天使投资的平民化,在走向规范成熟和阳光化后市场会非常大。云筹创始人谢宏中则表示,众筹起到中介的作用,在很多领域都有生命力。
中国证券报:众筹会不会让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机构“下岗”?
李群林:众筹不会完全取代天使投资,一种是专业的众筹平台和专业的天使投资在各自市场的份额比例,现在不存在抢生意的状况。天使投资在未来不会完全转化为众筹的模式,专业投资人投项目的时候有自己固定的项目渠道。
谢宏中:这个命题不成立。传统的天使投资的投资人,他们会借助股权众筹把天使投资做得更好。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可以带杠杆,以前50万元可能只能投资一个项目,现在能投资很多项目,他们的领头人扩大基金管理规模。而且,他们有投资经验和看项目的水平,可以引领更多有投资能力的人做投资。项目做得好,早期就可以用很少的钱参与。这不是竞争关系,是给了传统的天使投资人更多机会。
中国证券报:对比传统的融资方式,有机构认为,股权众筹投的都是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机构挑剩的项目?
李群林:传统的天使投资人、创投机构,他们可能在看项目上专业性非常强,经验非常丰富,他们在这方面有优势,股权众筹可能还依赖于平台通过时间的积累来锻炼平台里面负责项目的团队的经验,积累经验,看项目、审项目、投后管理,这个需要时间来积累。
什么样的早期项目才是好项目,这是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是投资人非常感性的判断,大量创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说好项目、差项目是不太合理的。如果说专业投资人看不上的项目众筹来接,专业投资人不要的项目都是垃圾项目,这个逻辑也很扯。当年腾讯、阿里巴巴被拒绝多少次,也找不到天使投资。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如果有股权众筹帮忙实现过渡,这期间会有很多好项目冒出来。
中国证券报:有观点认为,与传统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机构相比,小众投资者专业能力差,很难再给予初创企业实质上的帮助?
谢宏中:有些机构认为众筹都是跟风的财务性投资人,这不对。有三个关键点他们没想到,一是这些项目的领投人都是像他们一样的专业人士。二是众筹可以更加有效率。比如本来项目需要投资100万元,但是通过众筹的方式投资20万元就可以做到专业投资管理者的事情。三是用小众投资人虽然专业性较差,但是这么多的小众投资人手头拥有的资源,可以给项目提供的帮助,对项目传播的效用,也不能忽视。
中国证券报:对众筹行业未来的发展有哪些判断?
李群林:大多数股权众筹是天使投资的平民化,会慢慢走向规范成熟和阳光化的,有些会退出,慢慢也会有些项目成长,如果能够做好投后管理,私募、新三板这些都对接上的话,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
谢宏中:众筹可以说动了传统风投的奶酪,创业本身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具备很多的条件和资源。现在由于众筹时代的到来,有核心的东西和具备一部分资源和条件就可以出发;草根创业放在以前很难启动,现在可能可以用领头人来管理。以前投资都是有钱人的事情,富人才能投资,现在大众投资的时代已经到来。
创业的很多资源要从社会上获取,资源到使用者之间很多环节都有中介环节和延伸的环节,包括我们现在找销售渠道,很多事情找不到房子都要经过中介,众筹也在帮忙去中介,很多地方众筹都有生命力。
“凑份子”炒房的风险叠加
随着近两年来国内的互联网众筹平台“走红”,房地产行业也想搭上众筹的“顺风车”。特别是在国庆节市场盛传房地产“松绑”之后,一些房地产众筹项目更是打出“预期年化收益40%”的口号。10月10日,一个由房地产门户网站和开发商共同发起的房地产众筹项目在常州的项目启动。该项目在其广告中表示,投资者1000元起投,众筹指定房源即有机会获得一定收益,预期年化收益40%。
9月下旬,类似的房地产众筹在重庆也有所尝试。重庆的项目单套房源众筹的目标金额为54万元,一旦金额筹齐,项目以6折价起拍,最终的溢价部分即为投资收益分配给投资人。该众筹活动上线2小时内有140名网友参与,筹到14万元。
据记者观察,除了房地产门户网站与开发商合作做房地产众筹以外,一些P2P网贷平台和地产电商也有所涉足。
东莞一家P2P网站推出众筹买房的“房宝宝”产品。“房宝宝”投资门槛为1000元,目前已推出多期,第一期用20个小时完成1491万元的众筹,第二期在9小时内完成1000多万元的筹资额,第三期甚至出现“秒杀”的局面,11分钟内筹齐1510万元。据报道,其操作模式是,该网站以一定的折扣预订一批房源后,从互联网募集购房资金购买,委托关联公司对该房产进行代持和管理,待找到合适的买家后再交易给买家。房源转手出售之后,众筹者按照投资份额分配售房所得。简而言之,就是网民“凑钱”买房,待房子升值后出售,从而获得投资回报。
另外,一家传统金融机构旗下的房产电商也在8月份推出海外房产众筹,不满一个月时间筹满100万美元。该平台CEO曾透露,“100美元众筹美国房产”只是试水众筹的第一步,未来引入欧洲、澳洲等地的优质房产众筹项目指日可待。而国内、国外的养老地产项目,也有望进入该平台的众筹系统。
据了解,房地产众筹业务或成为地产电商的“标配”业务,目前多家地产电商在筹划做房地产众筹,开发商参与度也非常高。
虽然热度很高,但是房地产众筹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合规性是不容忽视的,如节后门户网站的众筹项目喊出“预期年化收益40%”就有虚假宣传和承诺收益的嫌疑,同时由于相关监管尚待完善,此类众筹无法靠法律来约束,很多时候只能靠经营者自己的道德和自律,其风险可想而知。
除了众筹本身是否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问题仍未有定论以外,分析人士还认为,房地产众筹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房屋产权等问题。有法律人士表示,房地产众筹模式不可能出现单份房屋产权和全产权一样合法有效的法律效果。我国共有制度就两种: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前者主要是夫妻共同共有房屋,后者是按照份额享有房屋所有权。一些房地产众筹项目走的就是按份共有,但是按份共有人只能按照自己享有的份额享有特定部分的权益,远不是全部产权所享有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除此以外,房地产众筹更大的风险还在于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最近半年来,我国房价持续下跌,房地产市场处于调整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8月中国70个大中城市中,房地产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达到68个,其中跌幅最大的达到环比下跌2.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近期发布的有关亚太地区经济展望的更新报告中,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下行风险表示了担忧。虽然节后房地产信贷政策有所“松绑”,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但是也有不少市场人士担心“松绑”之后会增加房地产泡沫。
记者认为,房地产众筹业务叠加了来自房地产市场和众筹业务的风险,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难以对收益有比较确定的预期,投资者选择自己熟知的领域进行投资。
合肥律师推荐
- 专长:刑民交叉、医疗事故
电话:13515647070
地址:合肥庐阳区东怡金融广场B座37楼
相关文章